大崙山1.jpg 

  茶山的孩子,國中畢業後,不少人會下山到城市求學,完成學業後,家鄉變成他鄉了!這是不少山上孩子相同的宿命。

 

    高中時期,每當茶葉採收季節,從山下一圈一圈蜿蜒而上,當聞到淡淡的茶香味,此起彼落的鏗鏗鏘鏘,便知道快到家了。

 

    小時候到青年時期都不愛喝茶,那時喝的茶是阿公與阿爸的長輩茶,總少不了耳提面命的叮嚀,因而覺那是一杯苦悶的茶,常敬而遠之。

 

    年紀漸長,逐漸體會茶不僅只有青春時期長輩的苦悶茶,體內茶葉的DNA逐漸甦醒。

 

       這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串門子去喝喝朋友茶。我朋友也是我中學的同學浚華住在小半天,他大學在北部就學,讀土木相關的,但後來回到家鄉種茶、製茶、銷售茶葉,在茶葉上下了不少功夫。將茶與生活融合成一體的茶師父,我們每次交談之中開口閉口都是茶經,這次去到他家發現原有泡茶桌上的木頭茶盤換了石頭的茶盤,上次來桌上很生活化的豆腐乳與罐頭也收起來了,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他讓我品嘗最近製成的茶葉,高山系列的茶。

他說:他這茶是來自屏東的茶山,海拔超過一千公尺的,不輸一些傳統茶山的茶滋味。品嘗之後,確實是具有其獨特的韻味,香氣清新淡雅、茶湯生津滿盈,喉韻圓潤,回甘度強,別有一番風味。他說:會遠去屏東山上製茶,是看好那片茶園的管理與南部冬季雨量較充足的狀況,似乎啜一口茶,一切不言可明。

 

    聊到不同態樣的茶時,他以不同人生階段的女生來比喻,如高山茶,

       他說:高山茶像青春的少女,是花枝招展、青春正紅的年華,但缺乏深厚的內涵。

 

    我答說:我可不敢這麼向品茶的女生說明,特別出現缺乏內涵這個概念,應該會被抗議的。或許修正為,青春但稍缺乏人生經歷的女生吧!

 

       但或許這麼比喻高山茶有些道理的,因高山茶,確實喝其因氣候終年雲霧裊繞,氣溫較低,所造就出茶葉本身的特質,且製工偏輕發酵,多數僅品其清新淡雅的香氣與滋味,因而稱高山茶如同二十歲的青春少女,似乎蠻符合的。

   

       我自己又補充:那紅茶或許可以比喻成女人的三十吧,紅茶較為醇和甜美,紅茶滋味的圓潤飽滿,輕熟女如紅茶般成熟具有韻味。然而比喻成女人四十,非凍頂烏龍茶莫屬了!凍頂烏龍茶如同飽嚐人生滋味的女士,有著醇厚的口感,具層次的風味,又有人情練達圓融,順口滑喉的韻味。

 

     茶山的孩子,有著茶這個共同的母親,想著類似的回憶,啜著一口雲淡風輕茶,享著這片刻的浮生閒。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星期五晚上,突收到政軒的messager,問我星期六有無在鹿谷,我說有的,他說有打算帶家人來鹿谷這邊走走,不過要先問一下家人的意見,我回說歡迎的,確認再說一聲。稍晚,他告知我明天會來找我。

63450.jpg

    還在警界時,記得見到政軒的印象,他是在新莊或三重服務的時候,那時一大票同學保一支援台北縣,當時我跟正峰在同一單位,支援中和分局的中和派出所。任警職,同學相聚實屬不易,記得在警校時有一起打過籃球,從中部北上時,偶會碰到,但畢業後碰到的次數,就隻手可數了。

     63449.jpg

     政軒與我同樣是警界逃兵啊!我比他早幾年,他說他後來轉服其它公職,回到自己的故鄉雲林縣,這次見到他氣質依舊,溫文儒雅同學,身旁多了個溫柔婉約的嫂夫人,及三個乖巧的孩子,這爸爸手臂真是強壯啊!三個孩子,有貢獻於台灣低迷的生育率。

 

     在交談中,我們從警職聊到對在地文化認同及推廣的議題,可知道他對鄉土濃厚的情感,對地方營造運作也有一定的認識。席間也讓我兒子Brian領著他的三個孩子一同到圖書室玩大富翁,這感覺頗奇妙,我們同學的友誼,從上一代蔓延到我們的下一代,希望這同學之情可以延續啊!時間飛逝,曾幾何時二十啷噹少年兄已成大叔。

 

    這早上的茶特別有韻味,是一場青春回味茶!願友誼長存!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南投鹿谷 茶鄉自然人文深度體驗行程

鹿谷鄉位於南投境內,海拔為600公尺至1300公尺,終年雲霧裊繞,空氣清新、山明水秀,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景點,且因氣候地形孕育出香味獨特、喉韻絕倫的鹿谷凍頂烏龍茶,鹿谷是茶鄉,來鹿谷以茶為主題的深度體驗是最佳的方式。

 

  • 體驗古式手炒茶:(1.5hr ~2hrs)

59849.jpg

     採茶、日光萎凋、室內靜置及攪拌、浪菁、炒菁、揉捻、初

     乾。

     古式手炒茶親手體驗:

 

()在灶口生火:

    以竹片起火、再加入龍眼木或木頭。

59850.jpg

 ()茶菁放入鍋中:

     將茶菁放入鍋中。以雙手向中心壓緊茶菁,向身體內側移動,

     往外翻轉,連續動作。

  ()起鍋

     將炒好的茶菁用手起鍋放入畚箕上,再以稻草鍋刷將剩餘的茶

     菁置入畚箕上。

16893.jpg

   ()揉捻

        將起鍋的茶菁裝入小布袋,將布袋整成球型。以赤腳在布

        球上踩踏揉捻,來回搓壓茶菁。

16911.jpg

     

 

 

  • 凍頂山麒麟潭邊品茶聽故事(1.5hr~2hrs)

   285810.jpg

  鹿谷景點:麒麟潭 麒麟之心  The Heart of Kylin 鹿谷故事館背包客棧溪頭民宿 lugustoryhouse backpacker hostel

 

  1. 凍頂烏龍茶
  2. 杉林溪龍鳳峽高山茶
  3. 日月潭紅玉紅茶

 由當地熟悉當地文史及茶的老師,引領大家賞茶、品茶、聽

      故事讓與會者對台灣特色茶及地風采風有所認識,豐富大家

      的感官之旅。

 

  • 夜訪螢火蟲 (三月~五月) (1hr)

                 鹿谷三到五月是螢火蟲的季節,晚餐後的夜晚,由專業的導覽人員帶領大家走訪翩翩飛舞於林間溪邊的螢火蟲,

      能目睹滿山滿谷的點點亮光,絕對是值回票價的行程。

  •  
  • light bugs 5.jpg
  •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緣際會下,故事館來了一輩子戮力推廣茶文化,中華茶藝學會的范教授,伴隨他而來的是與其習茶的趙教授。他們來的當天,我外出比較晚回,范教授早早入眠,回到故事館時,看到一位和藹可親、面帶笑容、頭髮稍灰白、帶著褐色框架眼鏡的女士,在泡茶桌前認真的看著他的筆記。

63375.jpg

 

    與她談了一下,她音量降得很低的說,我們移到圖書室聊,怕影響到范老師的睡眠。談話間知道她已退休,之前曾在新加坡、澳門的大學任教,現居加拿大,雖是華人但長期操持英文,變得更習於使用英文交談,她很開心說因茶文化有很多中文的概念比較難理解,開心有人可以用英文稍說明一下。

    

    這題談話中,她跟我分享了很多她人生的哲學,她樂於學習也樂於分享她的經驗,更重視家庭與傳承,覺認識這樣一位長者,獲益良多。

 

    隔天早上與范、趙兩位老師一起吃早餐,這才目睹一臉白鬍氣質不凡的范老師,用餐間說道他來鹿谷無數次了,見證過鹿谷凍頂茶的繁榮興衰。他個人推廣茶文化也有數十年,曾在台北開設良心茶館,推廣茶館也端正社會風氣,之後更前往大陸推展茶文化,他說他去大陸這輩子應該飛了有兩萬趟。他說到他這輩子推廣茶文化賺到最多的是友情,推廣茶文化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熱愛茶,不為利,因此走到哪大家都歡迎!用餐後也隨著他的步伐,漫步在十崁老街上,向他介紹一下十崁街的點滴,他特別駐足寫著正凍頂烏龍茶的招牌前,端詳許久。

IMG_20151230_104223.jpg

    吃完早餐後,便由位於凍頂山頭馨露茶莊的茶師傅蘇邦怡在他們前往日月潭廖鄉長紅茶故事館,我也搭了便車一同前去。范老師真如他所言,以茶會友,到處皆是有友人。接待他的是一身茶服蓄著白色山羊鬍的蔡本烈老師,范老師介紹他及古琴、書法及國畫於一身的老師,且在日月潭紅茶扮演著極重要的推手角色。蔡老師領著我們,一邊參觀一邊介紹這紅茶的故事及推展過程,他提及一個重要的概念,茶葉不能只有銷售,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畢竟缺少文化氛圍的茶,只能說它是一個自然界產出的物品,他提出的這個概念,深表贊同。參觀完後,也在館旁的西式庭園中品飲著館內的紅茶,覺整體氛圍還挺不錯的。

     63384.jpg

    離開廖鄉長故事館後,我們一群人驅車前往在附近的紅茶達人家中,紅茶茶師父,種著一片以有機方式栽種的紅茶,他領著我們參觀他的茶園,為我們解說人與自然如何共生,以有機方式如何創造雙贏的概念,繞完一圈後,洪師父在他家門前請我們喝他特製的有機紅玉紅茶,他說這茶在機場有人代理在販售的,價值不斐。在品飲這茶後,真覺得它的味道,確實不同凡響。讓我必須更新對於紅玉紅茶的味覺資料庫,且王師父提到他這紅玉可泡十泡以上,還是滋味猶在,現場有感受到其不同,顛覆原本對紅茶的認知,其後也以紅玉茶樹上採摘的茶花沖泡,這味道也是一絕!帶有花香、果香、蜜香、也有茶香。

63376.jpg

    後來將老師們送至日月潭住宿的地方,也與大家一同品飲不同的好茶後,便結束了這一天豐富的旅程。

63378.jpg

     此次收穫良多,更深深的驗證茶葉的推廣,需要以茶文化為底蘊的,且茶文化的推廣要以人為本,以茶為客體,讓參與的人能更容易切入,更自在享受茶文化的氛圍。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 與 他的老婆 AKI 是一對異國夫婦,一個來自捷克;一個來自日本。他一身修行人的打扮,一頭長髮,不修邊幅,他老婆的穿著也是非常樸素。來的第一天,我照例領著他們逛逛廣興社區。

58954.jpg

他們夫婦住在捷克的郊區,從事陶藝創作,來故事館期間,Martin 每天會用著他作的壺泡茶,他特別鍾愛普洱茶,也分享著他喜愛的茶。

 

談及對於茶的想法,覺他蠻崇尚自然隨意,對於泡茶的方法,隨心所欲,視當時的心情及口味而定。我們一同前往凍頂山尋友人馨露茶莊茶師蘇邦怡喝茶交流,也領他們穿梭茶園往老茶樹的方向前去。也駐足在凍頂山頭的制高點,俯視鹿谷鄉的景色,Martin說捷克的最高峰約莫一千五百公尺,山景不像台灣山巒疊翠般,顯得較為平緩。

58956.jpg

於蘇邦怡家離開後,他們夫婦倆想到麒麟潭逛,但他們婉拒我載他們一程,於是我倆陪他們步行一段,路上Martin 問我們是否認識一個滿頭白髮且愛唱台語歌謠的蘇先生,他說他是他的朋友也住在凍頂山上。我們問:有無照片或姓名,他說:沒有。蘇回說:雖然凍頂山上人口不多,但資訊不足也難說明白。最後不了了之。

58969.jpg

最後一天,Martin :他遇到他的友人了!那天漫步在麒麟潭,提及他友人的樣貌,剛好有人似乎與他靈犀一點通,於是帶他們前往,果真讓他遇到了。他拿名片給我看,頓時會心一笑!又是蘇石鐵先生,之前香港客人來,上凍頂山也是他熱情的款待!我也向Martin提到這個故事! 他也覺得蠻有趣的!鹿谷若能多些國際旅客穿梭引線,想必凍頂茶的榮景將再重現!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裕晉是個靦腆的男大生,從他身強體健的外貌不難讓人猜到主修體育的背景,但性格上少了走體育路人的活潑與大而化之,他顯得沉穩許多。雖然他短短來故事館一個星期,但對我們幫助頗大的,深深體會到男丁的重要。因正逢母親店的的重新裝潢,許多家具是要搬動,還好有裕晉的協助,不然一時間真的不容易處理。

    裕晉對自己的體能要求鰻嚴謹的,見他幾乎每日都會在鹿谷街上或山林間奔跑,對於飲食甚至運動完的飲用水,也遵循一定的標準,令人欽佩這樣的精神。在這期間,協助故事館以外的時間,他實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概念,幾乎跑遍了鹿谷的景點。

以下是他的換宿心得:

yu chin 工讀生照.jpg

 

 

 

這一頁的精彩,在鹿谷

 

回想起短暫的七天鹿谷,依舊記憶猶新令人懷念,從他人觀點來看,不外乎有好的也有壞的評論,但這不會影響我下次冒險的精神,還記得當時準備出發前打出的這些文字

「未知的旅程

就有未知的故事

下一站,

將會得幾分?

你的各種態度,

將在別人心中留下分數。」

我總覺得人們有很多夢想,但會不會去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時候錯過了那次機會,可能一輩子就不會再出現,你也不會有機會碰到那次緣分中的人、事、物,對我而言很多事不做不會怎樣,但做了一定很不一樣。

 

所以我決定再次寄出履歷,這次不是炎炎夏日大家都想去的外島或靠海的地方,而是想用雙腳與拍攝紀錄被山包圍的鹿谷!

位於臺灣南投西南部,地型大致分為沖積扇、丘陵、山地、台地等,行政中心位於海拔510左右(比101高一些)氣候宜人,茶葉是當地有名的產業,而全台第一種植的孟宗竹(冬筍)為鹿谷鄉當地特產,也是重要經濟來源。

對我來說,鹿谷在我認知裡是個沒有印象的名詞,從準備到出發心中總有莫名的緊張與期待,也有人問說: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不會害怕嗎 ? 但其實心中的擔憂已經被興奮給掩飾掉了,就由我帶您走進鹿谷。

 

七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剛到的前兩天基本上都在熟悉環境認識周遭等,但依舊沒有將我熱愛跑步給停下,清晨五點多是我穿上跑鞋起跑的時候,道路上的大家散步著聊著天,不時風徐徐吹過令人感受到舒服,讓我有持續跑下去的動力,雖然不一樣的早晨做一樣的事,卻有著身心靈放鬆的感覺,我想這就是鹿谷迷人的地方。

 

當每天做好應該做的事情以後,時間都可以自行運用,從第三天開始正式利用雙腳以及手機拍攝記錄著我與鹿谷的回憶!

 

凍頂山眺望台

位於海拔750左右,可以俯瞰鹿谷鄉、茶園景色,更是凍頂烏龍茶的聖地。

------------------

老茶樹

相傳林鳳池高中舉人後,為報答鄉民助他赴考盤纏,特從福建省武夷山帶回清心烏龍茶苗,分送三部分,其中一部分由林三顯先生種於凍頂山,此為凍頂烏龍茶開端。

-------------------

麒麟潭

原名大水堀,邱、董二姓泉州人利用凍頂山和麒麟山之勢,築壩蓄水供農田灌溉,形成今日十三公頃的潭,民國六十三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下鄉訪視,有感此潭風景優雅,狀似麒麟,故命名為「麒麟潭」

-------------------來回大約將近9公里,從海拔5百左右到七百五左右,扣掉停留觀賞時忘了停錶,至少也還是要一小時多,小小分享,想更瞭解可自行查詢,多看多學多思考,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一角。

 

很多美的事物,座車的感受是一種、走路的感受又是另外一種

 

 

當我走入遊客觀光景點

衫林溪園區位於海拔1600左右,即使到正中午依舊感受到涼爽的氣候。

燕庵(Yenan)

逆水順岩壁滑下,波紋如麟,前副總統李元簇遊歷賜名「麒麟瀑布」

天地眼(Tian-ti Yen)

天眼可鑑人心,地眼以照事物,為人善良者至此直感舒爽,若虧心者只覺雞皮疙瘩

松瀧岩瀑布(Songlong Rock Waterfall)

瀑布邊的天然岩洞,稱為「松瀧岩」,瀑布磅礡的氣勢和秀麗的景致,使之贏得「杉林溪首景」的名號。

 

旅遊中心 燕庵 天地眼 松瀧岩瀑布 石井磯 旅遊中心

用走路完成行程,能有效達到肌力訓練,更能沿途呼吸新鮮空氣放鬆身心,較年長者搭乘園區接駁車到各景點下方也是不錯選擇,但多處景點從接駁車位置走上去挑戰性極高,可能需評估及補水分段休息,辛苦過後看到的美景十分值得。

-------------------

 

 

 

忘憂森林

原位於杉林溪旁的一處原始森林,在 921 地震後因河道阻塞形成沼澤,而高聳入天的柳杉木群也因長期泡水而壞死,反倒形成特殊景致,吸引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

從底下攤販路口設有私人接駁車(來回200),用走路上去是個挑戰(官方說法40分鐘),有時間有機會不仿嘗試走看看!

-------------------

妖怪村

溪頭妖怪村有著古老的傳說。一位日文名為松林勝一的台灣鹿谷凍頂人,年輕時在此遇到 2 隻動物並飼養了他們,小黑熊取名為枯麻,小雲豹取名為八豆。

某天,松林勝一在工作時遇上了妖怪,就在危及時刻枯麻和八豆出現並捨命相救,最後枯麻卻下落不明。從

那時開始,「小心枯麻」的標語處處可見,使森林中的傳說就這樣流傳下來。

-------------------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步道

大學池

大學池是園區內名氣最響亮的據點,一彎拱橋橫跨碧波上,池水瀲灩如鏡,清碧翠綠,倒映四周山光水色,漣漪蕩漾將大學池襯托得更富詩情畫意。池畔古木參天,偶而薄霧飄渺,雲淡霧生。

空中走廊

全國首座森林冠層空中走廊,全長220公尺,最高點距離地面約七層樓高度。

銀杏橋

因銀杏步道渡河處常受到洪水阻斷,影響遊客安全,而建造。

-------------------

當用自己雙腳的步調或一群人一起行動所看的意象一定會截然不同,南投多處景色雖第一次欣賞,卻令人印象深刻。

 

當進入尾聲時,我覺得這七天如此短暫,好像才剛融入就必須離開,但我總相信,一段旅程的結束

又是另一段開始

在無限循環當中

都期待最後微笑

臺灣最美的景色是人,透過分享交流看到自己不知道的世界,從中學習與相互成長,張大哥總說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事情,適時的提供發揮舞台與修正提點都是我成長的動力,能有機會與登山專業嚮導、研究癌細胞的夥伴、研究粉紅色的夥伴....等交流,很多事不是不可能,只差踏出去。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簡媽媽的照顧與提醒,即使在準備離開搭車時,將已經切好裝袋的水果遞到我手上,感覺我是要出差的孩子,而張大哥與孫小姐的分享讓我更快速的認識鹿谷,最重要的是鹿谷故事館是個良好的住宿空間,到鹿谷沒住過真的很可惜,以上的種種說不懷念是騙人的,但我會再去鹿谷是一定的!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菜刀3.jpg

有空閒的時候,會儘量引領來故事館的旅客認識當地的文化。這兩位遠自馬來西亞的女生也隨著我的腳步漫步廣興村。從故事館出發,走入十崁街,穿越興產路去尋覓秘密洗衣場,她們十分驚奇於位於路面下涵洞裡的秘密洗衣場,且對於這水源來自於泉水,更是覺得新奇!很快地,我們走入過坑的三合院區,緩緩地,由三合院區邁步上街區的馬路。

馬菜刀2.jpg

我們在路上的打鐵舖停下來。無數次帶著客人走這條路徑,若打鐵舖有開時,就會駐足在前,介紹這家店的點滴,其實多次帶著遊客經過這路徑,心中難免惶恐打擾居民的安寧。

 

但這次的蠻特別的!這家打鐵舖的店主叫來旺伯,帶這兩位馬來西亞的客人,在他的店前,介紹著這是台灣傳統的鐵器製作店鋪,舉凡農用刀具、鋤頭、廚房家用等刀具,皆可透過這老師傅的手藝,無數次在火爐中、敲擊聲中、水中降溫中往返中鑄造出來。

馬菜刀4.jpg

其中一位馬來西亞的朋友,想買把菜刀給她母親,看著來旺伯俐落的介紹著菜刀,一邊我們也探討著是否可以將這菜刀出關,然後帶回馬來西亞。來旺伯也邊述說著之前有一些歐美的客人向他買了不少把刀回去。霎那間,突然來旺伯不小心在其手上劃一刀,鮮血直流,我們被這畫面嚇出一身冷汗!但或許也是另類證明他的刀確實品質不錯的方式啊!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帖跟中秋節有關,應只有開頭這兩個字。但這已足夠每年中秋節,讓我想到他。王獻之的《中秋帖》、與他老爸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及王珣《伯遠帖》在乾隆11(1746),乾隆皇帝將這三件書法史上的經典之作,收藏於養心殿西暖閣,取「希世神物,非尋常什襲可並云」之意,名為「三希堂」。

中秋帖3.jpg

 

《中秋帖》的內文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 《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中秋帖》用竹製原料的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造紙技術還無法製出,到北宋時才出現。從行筆中可知, 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 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清吳升《大觀錄》雲:「此跡書法古厚,黑采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據當代書畫鑒定家研究,大多認 為是宋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中秋帖2.jpg

目前《中秋帖》與《伯遠帖》收藏於北京故宮,而號稱三希堂之首的書法作品《快雪時晴帖》,收藏於台北故宮。 說到故宮,會讓我想起在台南上導遊訓時,一門故宮文物的課,那老師對故宮的典藏,如數家珍般的敘述這些傳承百千年的文物,對故宮多了更深層的認識。課堂當中,他問及有沒有同學想當皇帝,不假思索,我立馬舉手。舉手後,也立馬後悔了!哈! 從此這兩個多小時,一直被提點到課程結束。想當皇帝不是為了後宮佳麗,是擁有如此豐富的文物資源。但當皇帝應不要當清朝的,太苦了!早朝夠早的,規定也一堆,後宮更不敢恭維。但以乾隆豐富的學識,對文物獨道的鑑賞力,以皇帝而言是少見的奇葩。所以老師有提及,若不清楚文物旁,是哪個皇帝提的詩或跋,直接說是乾隆,因為近八九成都是乾隆皇所題。

 

臨寫此帖,因考慮擺飾而為橫向書寫,因此每一行無法與原帖排序相同,但有固及原帖連綿的字句,適度的予以換行,儘可能保留了原本的筆法,但一些字特別是豎及撇的寫法,採如飽滿圓潤的刀面的樣態。此帖共有22字,特別是寫幾個字連綿的字句時,意念透過指尖至筆桿到刷毛傳遞紙上,駕著毛筆在紙上奔馳,那暢快的感覺,見黑色墨水在仿古暈黃的紙上,緩緩的與宣紙為永恆的結合。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涵茹是我們第一個換宿生,來故事館的三星期中非常融入當地的生活,常造訪當地的店家,也替故事館留下一張一圖秒懂凍頂烏龍茶的海報。從這張海報可以感受到她這幾星期的用心,很開心有年輕朋友來鹿谷體驗不同的文化生活,讓鹿谷的風貌更完整的呈現在大家眼中。

以下是涵茹的心得與海報。

一圖秒懂凍頂烏龍茶.jpg

我在鹿谷的日子

打工換宿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情,而選擇來到鹿谷,是因為鹿谷故事館結合了在地文化,這是在民宿中少見的,它讓我覺得到這不只是遊玩,更能進一步地看見屬於鹿谷鄉的文化。

我很高興遇見了很好的老闆和姐姐,讓這趟換宿之旅安心許多。我不是一個擅長交際的人,但來到這兒,開始跨出第一步,主動與鹿谷的居民交談。我非常的幸運,遇到許多很熱情的人,願意告訴我有關當地的文化特色與故事,甚至邀請我一起吃午餐,這是從沒有過的經驗。

鹿谷鄉是凍頂烏龍茶的產地,在這段時間裡,也向老闆和當地居民請教有關茶文化的知識。對以前的我來說,茶喝起來都是一樣的,我不曉得茶有分為六大類,還有,因為做法或者是烘培的時間不一樣,會導致茶的味道和口感不同,換宿的三個禮拜,我接觸了一個以前從來都不懂的領域,而且每天早上都能聞到茶香味,讓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我以前覺得泡茶是年紀稍長的人會做的事,但老闆在故事館裡所設的交流區,讓我打破對茶的刻板印象,每人手上一杯茶,相互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抑是圍著玩桌遊,不同的組合搭配茶,讓喝茶這件事變得很有趣、很輕鬆。

此次的換宿之旅收穫滿滿,我嘗試了許多我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還是很想說自己很幸運,遇到好多很好的人,走到哪,總是會邀請我坐下來與他們喝一杯茶,而且待在鹿谷,每天都與山靠得很近,它的樣貌非常多變,外觀看起來有時是深綠色、有時是淺綠色、有時被雲霧包圍著,當你置身在山林間時,又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你的心靈非常的平靜,讓你只專注在當下。以後若有機會,我會再回去的。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月潭泳渡篇.jpg

照片由我們家寶貝Brian所拍攝

這一晚的以茶會友的茶敘,成員兵分四路,來自北,,,香港的朋友。最年輕的有我們家小五的Brian與客人小六的小女生。

 

其中有兩團人是要到日月潭泳渡,今晚的主題就以日月潭泳渡開啟了序幕。當中提到萬人泳渡,上萬人橫渡日月潭,盛況想必空前,人潮前仆後繼,殿後的必然感受五味雜陳,潭裏的魚蝦每年遇此盛會應該更是百感交集吧!

 

今晚,桌面上的交流更顯熱絡,因為有這幾個將參加泳渡的熱情男生,此起彼落的說、唱、逗、笑,讓氣氛熱絡,又或許是兵強馬壯、青春正紅的小鮮肉,使在場的姐姐、妹妹們不禁笑得花枝亂顫,絲毫無保留。

 

大家交流甚歡,我樂得專職一名司茶者,欣賞一齣沒有劇本的人生劇場,有醫療器具業務對藥品業務,業務的過手異常精彩,我僅是偶爾引領讓大家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有不同銀行的從業人員間的交流;在一旁的Brian樂得在歡樂混亂之中,在小姐姐的陪伴下,默默使勁地拿著IPDA玩著全民槍戰。

 

在夜深人靜的十崁街上,我們館內的一堂歡笑聲,實為奢侈! 這畫面在混亂中個個又安得其所。

 

喫茶去!喫茶趣!

文章標籤

張策 J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