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蹬孔明車上山的
德國籍台大教授Hendrik
Hendrik 此行從彰化下火車。蹬著孔明車上山。
晚餐時分,看著一個外國臉孔,一身黑色勁裝,風塵僕僕略帶倦容地牽著一部帥氣的黑金腳踏車。
帶他到房間,介紹完環境後,問他要不要一起用餐。他不假思索的答說好。
我開車載著他與我們家公子Brian,一同前往豪村吃飯。
飯席間,我們就有不少交流。
回到故事館,沒喝茶,只有聊天。
他此行從台北出發,南下到彰化,一路騎腳車上鹿谷。
此行目地是要參加竹山紫南宮的自行車競賽,順便遊覽山上風光。
我對他的行程感到十分驚訝!
- 彰化騎腳車上鹿谷,夜宿故事館。
- 一早騎腳踏車下竹山到紫南宮,參加自行車比賽;然後
對他超人般的體力感到神奇。
與他交談後,才知道他愛好騎自行車,之前也曾從花蓮騎中橫公路到武嶺,
海拔零到三千多公尺的挑戰。
我們在許多方面交換一些觀點
他在台大教經濟學。
因此,我們從教育聊起。
近來的社會新聞版面,看到不少大學生自殺。
台大連續幾個學生輕生。
他覺得台灣學生對於未來比較沒清楚的方向。
在課堂上也比較害羞,不是很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但這種現象隨著世代的不同慢慢的改變中。
我們也提到英文教育的問題,台灣學生從小到大,花了不少時間學英文,但口語還是比較差。
應是我們把英語當成科目在讀,而不是當成工具在使用。
課堂上,不少英文課是以中文在上英文課。
他分享小時候學英文的經驗,都是玩英文版的遊戲學英文。
台灣大2030年是國家雙語元年。
學校不少科目要以全英文上課,覺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但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然而或許科技有一天讓人類不需要使用語言,只要運用腦波,或者眉目傳情就可以了!
我跟他分享一個從書上 <大人物的餐桌> 的故事,問他知不知到希特勒是素食只主義者?
他表示不知道。這是一個反差很大的印象,在歷史中,二次大戰希特勒殺了很多猶太人,但他本身是素食者且不抽菸也不喝酒。
憑著印象與直覺去處理事情或判斷人事物確實會有些誤差,還是要多觀察思考。
今晚的茶桌上我們不喝茶,只喝開水,因為他隔天一早要去參加比賽,怕睡不著。
以開水代茶,雖清淡,但交流依舊。
有朋遠方,一期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