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03 Thu 2019 17:18
遠方有朋 來自法國的兩位女生
- Nov 12 Mon 2018 17:04
遠方有朋 來自法國的家庭 Mederic, Sandra and Esther 鹿谷故事館 LuguStoryHouse
- Sep 05 Wed 2018 16:15
小布少爺山上生活記事: 學校跑步記 鹿谷故事館 Lugu Story House
- Sep 05 Wed 2018 11:19
關乎打掃 鹿谷故事館 Lugu Story House
每天用完早餐後,會持著掃把在館內的一樓打掃一番,接著拿著抹布,從入口的玻璃、
大茶桌一路往內擦拭,最後就是拖地,順序依然,從入口到廚房。室內地坪雖不算大,但也
約有三十坪的空間,每次做完這些例行公事,都會微微出汗,早晨的睡意被驅趕的一乾二淨。
不知道這樣是否算有潔癖。但引經據典的追溯,似乎不算。從前有宋朝理學家朱熹在他所
寫的《大學章句.序》中寫道:「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
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可見灑掃在傳統儒家教育中是門工夫。
就自己而言,打掃不僅是將環境整理得一塵不染,且是在清理自己的心,鍛鍊自己的意志。
過程中用抹布將灰塵一道一道的抹去,持拖把在地板上一大筆一大筆的揮灑過去,心中覺踏實,
緩緩感受這空間中因清理後而帶來的清新感,這過程從開始到結束,似乎挺療癒的。
古代讀書人有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說法。這不是說灑掃的學問有高深,而是這
關於個人的習慣、觀念及態度。特別在請孩子打掃的過程當中,可以觀察出他的態度、耐性及做
事方法等。台語的諺語有說"洗面洗耳空,掃地掃壁角。"這是在說明做事有沒到位,克服較困難
且不容易被發現的部分,培養孩子負責的態度。
在付出勞力換來滿室的清新後,要給自己一點小犒賞,來杯自調的奶茶。日月潭阿薩姆紅茶
搭上加熱過的瑞穗鮮奶,美味啊!
"一屋不掃,何以享美茶!"
- Aug 31 Fri 2018 11:14
同學好久不見 風塵三俠 偕家人來訪篇 鹿谷故事館 Lugu Story House 茶 茶居 茶空間 Tea Hostel TeaHouse
- Aug 20 Mon 2018 15:24
同學好久不見 一夫篇 一席回憶大補帖茶敘 鹿谷故事館 Lugu Story House
- Aug 07 Tue 2018 14:15
安斗小知識 鹿谷故事館 LuguStoryHouse
- Jul 05 Thu 2018 15:38
泰國華欣海濱 鹿谷故事館
朝陽剛起,攜著飄洋過海的文房四寶到飯店的泳池池畔,臨著海灘面向海洋,將紙卷拉開,鋪在矮牆上,跪坐於地上,翻開十八帖,提著筆沾著墨汁,任隨老王的筆意,引領我的身心透過筆尖,忘情使墨在白紙上漫舞,陽光灑在湛藍的海洋,映出藍底中透出的金色閃爍。此時天、地、人的共鳴的一幕。冥想透過文字與古人的對話,若晉朝時老王攜著筆到暹羅揮毫,是何等光景?老王曾臨溪振筆,也曾曲水流觴,不知是否曾在驕陽的海濱上揮灑過? 南洋慵懶的暖陽,彷如靜止的夢境,讓人沉醉不願醒。
- May 09 Wed 2018 16:14
同學好久不見-又銘全家來訪篇 鹿谷故事館 Lugu Story House 茶 茶居 茶空間 Tea Hostel Tea House
與又銘再次相逢是源自去年的同學會,二次相見於桃園的聚會,此次他們舉家有夫婦與一對兒女及母親一同來鹿谷渡假。
又銘與自己都是二教授班,他54號,我是44號,在學時曾以4字尾分配,同寢共室,這緣份誠屬難得。
寧靜的夜晚,兩人於茶桌前共飲,此時頗有 宋朝杜耒《寒夜》這首詩的意境。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隨著煮水壺的溫度緩緩提升,滾水由蝦眼轉蟹眼,進而幻化成魚眼的變化,互動的熱度伴著滾水的松聲逐漸熱絡。漫溢的茶香及入口的滋味,逐漸於口語上、腦海中浮現雋永的青春滋味。
經過一番對談,才知道又銘在桃園時曾在少年隊,有好一段期間與正峰同單位,人與人間的關係十分奇妙,在同一時期,不同的人、事、物彼此牽連交疊著,我們往往都是單一的視角,點與點的關係,但同一時段中,另一個人與他人或許也進行著與我們多少相干的事,但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知道。
這一夜,我們喫著過去、現在、未來的清新雋永茶。時裝青春、時回現在、時演老態,來回穿梭,怡然自得。
- Apr 30 Mon 2018 16:23
寶興宮慚愧祖師 福建南靖開光暨江西六日(一)
此行開光的行程,是因應民國107年1月1日(農曆12月15日)下午犒軍時,降乩乩生簡素娥說明三尊祖師神尊,訂於農曆正月29號前往大陸開光。
民國107年3月12日(農曆正月25日),由劉建忠主委率團迎新雕塑三尊神尊前往南靖縣書洋鎮大雙坑開光。
參與團員如下:
劉建忠主委、葉萬春法師、吳志昌總幹事、邱金通、劉定周、褚淑玲、張金淦、謝素美、曾秀英、黃淑惠、游翠微、張銘佑、黃俊雄、陳昱勛、林承諺、劉達雄、陳文峰、簡素娥、領隊張獻總。
開光儀式,由盛塾宮、集福堂、保安亭依序按大祖師、二祖師及三祖師等三間廟進行。
一、盛熟宮(大祖師)
二、集福堂(二祖師)
三、保安亭(三祖師)